要在以毫秒为“计价单位”的金融信息服务领域分一杯羹,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诞生于1980年代初期的彭博终端,进入2000年代之后,屡屡被竞争对手揶揄为“老古董”,可迄今仍然一枝独秀,后来者难以望其项背。 归根到底,在离交易最近的地方,对稳定性与效率性的要求极为严苛。以至于话语权的交替中,一批又一批交易员与研究员,最终都成为了保守派——对一款软件的忠诚,很大程度上是对它背后提供服务者基因的投票。
要在以毫秒为“计价单位”的金融信息服务领域分一杯羹,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诞生于1980年代初期的彭博终端,进入2000年代之后,屡屡被竞争对手揶揄为“老古董”,可迄今仍然一枝独秀,后来者难以望其项背。 归根到底,在离交易最近的地方,对稳定性与效率性的要求极为严苛。以至于话语权的交替中,一批又一批交易员与研究员,最终都成为了保守派——对一款软件的忠诚,很大程度上是对它背后提供服务者基因的投票。